桓灵时童谣

桓灵时童谣朗读

举秀才,不知书。

举孝廉,父别居。

寒素清白浊如泥,

高第良将怯如鸡。

译文

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。

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。

被选拔为寒素、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,

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。

注释

秀才:汉代为举士的科目,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。

察:选拔。

孝廉: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。“孝”指孝子,“廉”指廉洁之士,后来合称“孝廉”。

寒素: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。一说指出身清贫。

清白: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。一说指为官清廉。

高第: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。一说指出身豪门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叶桂刚 王贵元.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: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1993:34-35

2、刘岳松,邹芳村,王海涛.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:广西民族出版社,1989:115-116

桓灵时童谣创作背景

  汉武帝元光元年(公元前134年),命令郡国举孝、廉各一人,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。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,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,外戚、宦官交替专权,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,出现公然“卖官”的事。这首童谣,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叶桂刚 王贵元.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: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1993:34-35

猜你喜欢

莫为盘飧烹不鸣,借公松石听溪声。貂蝉只是麒麟楦,寄语诸公卿自卿。

()

曾以诗书化蜀人,更恢文教大江垠。

诸生亦有如何武,争咏三章转上闻。

()

芳草郊原极望迷,武陵何处是清溪。春花憔悴惊风雨,野市萧条泣鼓鼙。

虎入平阳烟景改,尘生沧海暮云低。谁销天下兵戈气,化作晴空五色霓。

()
曹家达

幽意值所适,冶游良未然。木末摇东风,溪水鸣溅溅。

人心抱幽默,相激各自贤。岂不愿安静,逼抑成沸煎。

()

野堂之野,大千世界。

野堂之堂,匪茅一把。

()

淮王昔下江南城,万灶兵拥双霓旌。

锦裘绣帽白玉带,金戈铁马红鞶缨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