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湖阴先生壁

书湖阴先生壁朗读

茅檐长扫净无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
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

桑条索漠楝花繁,风敛余香暗度垣。

黄鸟数声残午梦,尚疑身属半山园。

译文

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,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。花草树木成行成垄,都是主人亲手栽种。

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,将绿苗紧紧环绕;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。

桑树枝叶繁茂,楝花也十分繁盛。清风吹送楝花余香,悄悄地送过墙头。

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,恍恍惚惚,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。

注释

书:书写,题诗。湖阴先生:本名杨德逢,隐居之士,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(今江苏南京)紫金山时的邻居。

茅檐:茅屋檐下,这里指庭院。无苔:没有青苔。

成畦(qí ):成垄成行。 畦: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。

护田: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。

排闼(tà):开门。闼:小门。送青来:送来绿色。

楝花:苦楝花,常见于北方地区,花淡紫色,有芳香。

敛:收敛。垣(yuán):矮墙。

黄鸟:黄莺。午梦:午睡时的梦。

半山园: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,故址在今南京东郊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文新 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249-250

2、高克勤 等.王安石及其作品选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:55-56

书湖阴先生壁创作背景

  《书湖阴先生壁二首》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。杨德逢,别号湖阴先生,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。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(1079—1082)之间,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陈文新 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249-250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 ...

王安石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何绛

何处风光最可怜,四邻凋谢变桑田。重牵匹马吟红叶,可惜雪花铺白毡。

坛上古松疑度世,渡头芳草忆前年。幽居寂寞无人入,落日深山哭杜鹃。

()

邑居欲尽溪山好,不作层楼无奈何。

岩谷满前收蜡屐,漪涟极目卷渔蓑。

()
郭印

信马幽寻惯,重阳未及家。

清游贪翠巘,素约负黄花。

()

当年学步试娇娆,此日残妆恨寂寥。风袭纨罗衣渐薄,露抛金粉气全销。

扁舟游女劳相忆,去国骚人枉见招。独守空房双蒂断,寸心谁为寄归潮。

()

一室炉峰下,荒榛手自开。粉牌新薤叶,竹援小葱台。
树黑云归去,山明日上来。便知心是佛,坚坐对寒灰。

()

三月桃花含面脂,五月新油好煎泽。莫复临地不寄人,谩道江中无估客。

()